北京这个冬天,雪与雾霾锁住了整个城市。滴水成冰,流下的眼泪,怕能搅拌成水泥。整个十一月,我只看见两次太阳,有时甚至看不清对面的楼房。我从来没有感觉这个城市离我如此遥远,正如我今天在动荡的改革里,看不清眼下与未来。
最近接连十几个好朋友选择离开法院,我一直惋惜,动摇。突然一天看到,河南法官刘小坤猝死在办公室的消息,我开始懂得离开的必然。刘小坤死在自己的办公室,办公桌上压着几十份未完成的判决,家里有个六岁的孩子,怀孕六个月的妻子。新闻没有披露更多,我想作为独子,他还应该有年近七旬白发苍苍的父母。这些信息备受质疑,法官的死,只会让暴民在网络宣泄自己的情绪。但身为其中一员,我却毫不怀疑。
我看了刘小坤的身份介绍,我觉得他太普通了,又太典型了,完全是基层普通法官的标本。刘小坤代表了一类法官,他们有学历,有能力,却在体制里一直默默无闻,直至消耗殆尽。刘小坤是法学院科班出身,法院工作十一年,结案上千件,三次三等功。论学历、论能力应该都不差。可是十一年,从中院到基层法院再到派出法庭,依然是个普通法官。说好听的是扎根基层贴近群众,说直接点就是一次比一次远离权力的中心。我猜测,刘小坤和大多数法官一样,平时只会办案子,领导根本没看上,纯粹是个干活的苦力。否则以他的资历与表现,早该是个领导了,而如果他走上领导岗位,或许就可以避免意外发生。
法院科层制的管理体制,使得法院运转时,自然会根据权力与工作内容分为几个层级。第一是领导层,包括院庭长,负责行政管理听案件汇报,拍板拿意见,一般不具体办案子。第二是红人层,大都是关系户或者领导周边的政工干部,这些人掌握着司法资源,要么不干活,要么成天围着领导,干一些简单但是容易被领导记住的工作。第三是苦力层,就是法院的老黄牛,领导不喜欢也不讨厌,你走他会挽留,毕竟田里活多,少不了黄牛耕地。你不走,也没有前途,可能你不累死,他都不知道单位有这号人。最后一层,是赖皮层,能力差,或者就是不想干活,但是有编制,资历老,赶不走只能养着。
所以年轻人进法院几年之后会有个分层,有的人变成了黄牛层,然后默默耕耘,奉献到猝死或者退休。另有一部分,会通过关系或者自己的经营,想办法被领导发现。当然想出的办法肯定不是专业能力,法院最不缺的就是办案子的人。因此要想出头,往往要剑走偏锋,唱歌、跳舞、组织活动或者写东西,玩出花样。然后被领导发现挤入红人层,慢慢够熬到领导层。而黄牛层,除了极少数特例,基本都只能耕地了。辛辛苦苦一年,年终弄个口头表扬,有的甚至办了几百个案子,其中一个错了,非但没有奖励,还要被追究责任。然后黄牛会慢慢失去激情,资历渐老,就渴望变成一个无赖。时间让人堕落,因为时间让人明白意义的荒谬,于是丧失动力。
所以,现在年轻人都聪明了。谁都不想做苦力,搞业务。都拼着命的走关系去领导眼前工作,于是办公室、政治部、研究室年轻人扎堆。先当官,再当法官,成了一条捷径。慢慢的,法官成了权力的俘虏 ,精英成了“利己主义者”。
所以刘小坤的死,注定要被遗忘。因为在现行体制下他太过平凡,生前光芒有限,死后也与主旋律不符。我想如果不是网络与自媒体的发达,刘小坤的死,可能就跟遥远的外太空,陨灭一颗流行一样寂静,谁也不会发现。
前段时间,著名法官邹碧华也突然去世了。邹碧华死后,先进事迹在全国范围内学习,各大媒体铺天盖地的纪念报道。他也被称为学者型法官,中国新时代的青天,司法改革的燃灯者等等。邹碧华生前写的文章,说过的话,不断被深化演绎。很多人写文章,回忆自己因与邹碧华有一面之缘,而感觉人生“幸甚至哉”。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接见家属、慰问,可以说哀荣备至。这当然是法官的荣誉,是对他省钱贡献的褒奖。
刘小坤与邹碧华相比,完全没有可比性。一个上海的法院院长,一个河南的派出法庭的法官;一个司法改革的领路人,一个徘徊于田间地头的小法官;一个著作等身的学者型法官,一个只会写写判决书的老法曹;一个媒体竞相追逐的娇子,一个只在民间引起一点涟漪的平凡人。放佛一个是拿破仑,一个是拿破仑背后的士兵。但是我觉得邹碧华离我的生活好遥远,而刘小坤好切近。邹碧华的事迹,好像遥远的北极星,而刘小坤却总活生生的出现在我眼前。
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,骄傲的说“我比阿尔卑斯山,还要高”。鲁迅先生说,请大家不要忘了拿破仑身后跟着的许多士兵。所以,请不要忘记,那些伟大的光辉背后,平庸付出的人们,他们才是我们真实经历的生活。改革未竟,我愿意在雾霾里,默默缅怀他们。
- 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(2017-9-27)
- 《法医秦明》中的法律问题,这个刑法的案例 (2016-11-15)
- 【涨姿势】为你普及那些“无言以对”的法律 (2016-10-23)
- 司法考试“雷题”:被情敌剪掉头发算不算侵 (2016-10-7)
- 【权威发布】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14批5件 (2016-10-7)
- 世界上最有趣的法律谜语,你能猜中几个? (2016-9-29)
- 除了“南大碎尸案”,还有哪些悬案你不得不 (2016-1-24)
- 戳到司考人心窝里的几句话 (2016-1-24)
- 法律行业的价值,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 (2015-12-22)
- 最现代化的城市,为什么总有匪夷所思的人祸 (2015-12-2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