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刑法概论
(1)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区分。
(2)刑九的时间效力。刑九的重要变化有哪些?一步到位的判断标准是什么?
2、犯罪构成体系
两阶层体系,先违法阶层,后责任阶层。理解的越深刻,越有用。
3、行为主体
(1) 单位犯罪后,单位没了,怎么办?
(2)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区分
4、行为
(1) 行为人三种危险样态;创设危险,升高危险,降低危险。
(2) 被害人自陷风险,简洁的判断方法是什么?想一想。
(3) 三大作为义务来源。很重要,回顾一下
5、结果
结果加重犯的因果性
6、因果关系
(1) 记住一句话:有条件关系,不等于有因果关系,不等于结果能归因于行为。
(2) 熟练运用介入因素三标准,判断有介入因素的因果关系。很重要。
7、客观违法阻却事由
(1) 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:不法侵害正在进行,不要求紧迫性。
(2) 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:防卫过当
(3) 正当防卫的意思条件:偶然防卫
(4) 被害人承诺
8、主观要件
(1) 过失犯的成立条件
(2) 打击错误
(3) 事前故意(结果的推迟发生)
9、主观责任阻却事由
(1) 14至16岁人的八种罪
(2) 行为与责任同时存在原则
(3) 原因自由行为
10、犯罪形态
(1) 特定对象不存在导致的未遂
(2) 未遂犯与不能犯的区分:用辨证法判断危险的有无
(3) 中止犯的处罚:造成损害结果的“因”的辨认
(4) 未遂与中止的排斥关系:终局时刻的辨认
11、共同犯罪
(1) 违法是连带的,责任是个别的
(2) 中立的帮助行为
(3) 共犯与身份
(4) 实行过限
(5) 共犯与中止
12、罪数
想象竞合:行为数量的辨认
13、刑罚的体系
(1)死缓的处理
(2) 财产刑的执行:罚金与没收财产
14、刑罚的裁量
(1)一般累犯与特别累犯的对比
(2) 一般自首与准自首的成立条件
(3)共犯中的自首
(4)数罪并罚中的先并后减与先减后并
15、刑罚的执行
(1)假释的成立条件
(2)失败的假释与失败的缓刑的对比
- 2021年法律职业资格证考试(民法考前三 (2021-10-13)
- 2021年法律职业资格证考试(民法考前三 (2021-10-11)
- 司考刑法年度考点清单 (2017-9-7)
- 来自过来人的纯干货(司考复习技巧)! (2017-6-14)
- 司考【刑法】点拨 (2016-10-25)
- 【重点掌握】追诉时效的期限 (2016-10-8)
- 【行政法】卷四案例题答题技巧 (2016-9-13)
- 重磅来袭!刑诉考前精练解读 (2016-9-13)
- 【冲刺】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必背50金句 (2016-9-6)
- 【技巧篇】阅卷人分享:司考高分秘籍 (2016-9-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