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课堂笔记》精选之《民法》:无民事行为能力
无民事行为能力
《民通》第11条规定:“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,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。”第13条第1款规定:“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,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。”无行为能力人不能亲自实施法律行为。
例:张某丢失一条贵宾犬,在报纸上发表启事说:“送还者给赏金1万元。”李某(9岁)送还贵宾犬。请问李某是否有权利获得1万元?法律依据是什么?
解析:有权利。《民通意见》第6条规定:“无民事行为能力人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、赠与、报酬,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,主张以上行为无效。”悬赏广告中所说的1万元赏金,就是条文中所说的报酬。
责任编辑:www.fazhiqiao.com
上一篇文章:2014司法考试刑法重点辅 下一篇文章:《课堂笔记》精选之《民法》
相关内容
- 2016年司法考试真题 (2016-9-26)
- 2015年司法考试---取保候审的适用对 (2015-1-19)
- 2015年司法考试刑法 :不作为成立犯 (2015-1-17)
- 刑事诉讼法复习:漏罪和新罪的管辖 (2015-1-13)
- 2015司法考试民法专题精讲:善意取得的 (2014-11-20)
- 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: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 (2014-11-19)
- 司法考试行政法:行政处罚的种类 (2014-11-18)
- 行政诉讼法(真题变动) (2014-11-17)
- 民事诉讼时效规定的67条完美总结(201 (2014-11-17)
- 最高法院关于交通事故的30个实用问答( (2014-11-17)